9月19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四川省商务厅积极支持,四川日报全媒主办的“2024首届川酒文化周”在成都启动。作为文化周重要活动,由五粮液独家战略合作的大型酒类文化活动“大咖话川酒”第一季也正式开讲杠杆实盘配资平台,首期节目以“好粮酿好酒”为主题,邀请来自文化、农业、酒业、媒体及酒粮种植领域的专业人士共聚一堂,通过专家讲座+圆桌的形式分享“农耕文明与酿酒传统的关系”“丰饶物产与多粮酿造的肇始”等内容。
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秘书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省酒业协会副会长焦伟侠;四川省政协常委、港澳台侨和外事委员会副主任,省交通运输厅原党组书记、厅长 罗佳明;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冯锦花;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编辑,四川日报社总编辑李鹏;四川省委宣传部新闻处处长张文鹏;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一级调研员杜剑雄;宜宾市酒发局局长李剑伟;五粮液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副书记肖浩等领导出席。著名水稻栽培专家,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主任马均、国务院“国家突出贡献专家”、中国酒业协会名酒收藏委员会副理事长、酿酒高级工程师胡义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彭剑、种粮大户胡良银等专家学者以及文学爱好者近百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酿造是一项拥有悠长历史的人类创造,普通的粮食在酿造的过程中经历脱胎换骨的变化,化成熠熠生香的佳酿。高粱产酒清香味正、大米产酒醇和甘香、糯米产酒纯甜味浓、小麦产酒曲香悠长、玉米产酒喷香尾甜。“川酒甲天下”与“天府之国”的丰饶物候有着密切的关系,久远的农耕文化传承,水旱从人、不知饥馑的物质供给为酿酒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
“人类酿酒技术的进步都是从研究粮食的组成、转化一步步升级而来,好粮酿好酒,好酒也催生了好粮。”阿来在主题演讲中通过自身的感悟从文化、物产、技艺等角度阐释了好酒背后的好粮密码。他表示,一杯好酒的酿造是在日月照耀、水土滋润的田野中就开始了,并且“酒”不仅仅是和诗文相关的存在,作为一项重要的产业对于国计民生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川酒是古蜀文明、千年农耕文化“活”着的传承,川酒对粮食的选取、配方及酿造工艺,是工匠精神和川人智慧的极致体现。五粮液首开以五种粮食酿造的先河,无疑是川酒工艺和文化的集大成者。在圆桌分享环节,从原粮到美酒的全产业链代表嘉宾共聚一堂,围绕“好粮酿好酒”“多粮食工艺肇始”等主题进行了分享和座谈。
有专家表示,不同于单一粮食酿造,多粮组合的出现首先表明人们有相对充裕的物资来进行这项复杂而奢侈的行为,是一种具有创造性、领先性、丰富性的技艺。据介绍,多粮固态酿造历史在川酒的发展历程上传承逾千年,在盛唐时期,宜宾当地的“重碧酒”即开始采用多粮酿造并且在不断赓续传承之下,最终诞生了“五粮液”——作为世界上首个以五种粮食酿造的美酒,集高粱、大米、糯米、小麦、玉米五种谷物之精华、循古法酿造之传统,成就其玉液之名。
“粮为酒之本”,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近年来,五粮液在不断总结和升华关于五粮酿造的工艺,并创新性、全面性地提出了美酒五字诀“种酿选陈调”,其中“种”字当头,再次强化了对“好粮酿好酒”的科学认知。
近年来,为保证从源头实现“美酒”的品质保证和物质支撑,五粮液大力推动酿酒专用粮基地建设,以宜宾为核心、四川为主体,兼顾国内部分优质产区,在全国范围内升级建设专用粮基地百万亩。同时五粮液原粮基地还锁定“种”的环节不断延伸,对育、种、收、储、运、交各环节进行标准化、精准化、智慧化的科学管理,全面提升酿酒原粮品质,实现“从一粒种子到一滴美酒”的全过程100%可溯源。
五粮液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咖话川酒”是五粮液携手四川日报全媒体打造的全新IP,将邀请来自文化、艺术、农业、生物、地理、历史等各领域的大家,以开放式讲座+聚焦向沙龙的形式举行,以酒为媒将“和合共生”的五粮液品牌文化与千年蜀韵完美融合,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更多文化遗产活起来,擦亮“川字号”金字招牌,藉酒载道解答川酒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命题。
与会专家和嘉宾认为,本次活动是对川酒文化的一场追溯与创新演绎,从文史和源流的角度很好的传播了四川白酒产业在中国白酒酿造史上的重要地位。作为中国酒业的引领力量,五粮液更是以行业头部的担当杠杆实盘配资平台,为擦亮川酒金字招牌、持续向世界讲好中国白酒故事展现了自己的创新思考。